与其说A股“牛”短“熊”长,熊市更“热爱”我们这个市场,倒不如说A股长期处于“猴市”中更为确切。上窜下跳式的走势,忽起忽落式的表演,在投资者难以把握长线投资机会的同时,也给热衷于投机者提供了机会。当然,既然是投机,其持股时间不可能长,这也与监管部门提供的数据相吻合。
投资于股市,都是为了逐利而来。持股时间长短与收益率成正比,持股时间越长的自然人收益率越高。持股时间长,收益率越高,而散户却常常弃高收益而不顾,反而选择短持股时间的低收益,在散户纷纷hold不住的背后,其实并非没有原因。
众所周知,A股是一个为融资者服务的市场,“重筹资,轻回报”既是A股市场的一大“劣根性”,也是其一大特色。由于“长期以来我国资本市场在制度设计中更多偏重于融资,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重视不够,形成了融资者强、投资者弱的失衡格局”,投资者要想从市场中获利,上市公司的回报靠不住,那只有通过博取差价来获取收益。而博取差价的投资行为,只有通过投机最容易获得,尽管其中不乏风险。此其一。
其二,A股市场的投机文化使然。某种意义上,A股频现的大起大落走势,正是市场投机猖獗的写照,更是市场投机文化的缩影。因为投资无法获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剩下的只有投机一条路。作为散户来讲,一来由于上市公司分红普遍偏低,高估值下的分红回报不可能合理;二来由于其本身资金上的限制,即使是参与上市公司的分红,持股少也分不到多少红利。与其坐等不划算的分红,倒不如博一把。
另一方面,炒“新”、炒“差”、炒“小”以及喜欢追逐概念与题材股,决定投资者持股时间不可能长。虽然证券投资基金与QFII倡导价值投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机构投资者也常常是投机中的高手,甚至某些机构投资者的年复合换手率并不比一般的中小投资者低。在机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都炒概念、炒题材的背景下,A股市场的投机文化不断被“发扬光大”,进而在市场中形成恶性循环。
其三,散户浮躁的投机心态因素。股市投资者没有谁不希望能够实现一夜暴富的,对于散户而言,买入股票后就期盼个股能够天天涨停板,但这实际上又是不可能的。即使如此,抓住大牛股或“黑马”的投资者却并不少见。如今年自贸区概念火爆时,如果投资者能提前潜伏于陆家嘴、外高桥等个股中,那无疑会赚得盆满钵满,然而真正如此幸运的投资者又有多少呢?投资者浮躁的投机心态,决定了其“这山看着那山高”,进而频繁换股操作。
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股神”,除了其独到的投资眼光外,其获利的一大法宝即是坚定地长期持有。虽然A股公司往往只能各领风骚三两年,但如果操作正确得当,其实还是有机会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时间长收益率比散户高,无疑应该给散户某种启示。
本博已参加2013年十大财经博客评选活动,请大家投我一票,谢谢支持!
微信投票:关注中金在线官方微信(cnfol-com),回复:投票曹中铭(或投票4440)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