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到石油,世界各国为何难逃美元剥削之路
美国不是一个国家,因为美国不是属于美国人民的,也不是属于美国政客的,而是属于美国金融财团的,说白了就是属于大资本家的。美国的资本家坐在幕后,操控着世界的金融秩序。他不是政治性的,只是经济性的,资本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敛财。你不要指望美国是一个可以团结世界人民的政府,他只是一个方便资本家们随意掠夺其它国家任财富进自己口袋的集团。
那么,资本通过什么操控世界呢?当然是:货币!银行家梅耶·罗切斯尔得曾说:“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只要让美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这些资本家就可以操控世界。那么。美元是如何登上霸权货币之位的呢?
1944年7月,美国为了从大英帝国手中接过货币霸权,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为了确立美元的霸权地位,具体来讲是用黄金确定了美元的霸权。当时美国人对全世界做出承诺:每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有了美元对全世界的这个承诺,美国人就不可能为所欲为。说的简单点,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意味着美国人不能随便地滥印美元,你多印35美元,你的金库里就要多储备1盎司黄金。
美国之所以有底气对全世界做出这样的承诺,是因为它当时手中掌握了全球80%左右的黄金储备。美国人认为,有这么多黄金在手支撑美元的信用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美国在二战之后连续愚蠢地卷入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场战争使美国耗费巨大,仅仅越南战争美国就打掉了八千亿美元的军费,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
屋漏偏逢连阴雨,1971年8月,美国人手里的黄金大概还有8800多吨,而当时的法国总统戴高乐,拿出法国全部的22亿—23亿美元,要求都换成黄金拿回来。法国人对美国人的这一击,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其他一些外汇盈余的国家纷纷向美国人表示,我们也不要美元,我们要黄金。于是在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关闭黄金窗口,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原来全世界之所以同意用美元做生意,就是相信美元背后有黄金,现在美元突然刹车,它的背后不再有黄金,它变成了一张纯粹的绿纸。但是美国下一个办法又来了,那就是:继续用“石油”维持美元的地位。
众所周知,石油美元环流体系在维护美元几十年霸权地位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石油美元的诞生可以说是美国在与黄金“分手”之后,寻找的替代品,其目的是为进一步支撑美元在全球的地位。
该体系是以石油为参照、美元为中心,在投资和消费过程中,以美国为主导输出美元。西方地区持有美元而亚洲国家则紧盯美元汇率政策,通过向西方国家出口大宗商品而储蓄美元。由于原油、黄金贸易大多以美元计价和结算,多数国家不得不储备大量美元,进而有效支撑了美元的货币价值。
由于国际石油市场始终以美元计价和结算,石油输出国在高油价时期获得的巨额美元收入的同时,为寻求这些资金的高额收益,便不断将其投向华尔街金融市场,进而形成“石油美元循环”。
美国只需要开动印刷机印出美钞,世界其他国家用商品与服务从美国换取美元去购买石油,而这些“石油美元”又回流到美国,变成美元股票和国债等金融资产,弥补美国贸易与财政赤字,进而支撑着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国内经济困局迫使其通过大量货币宽松政策,向世界其他经济体转移经济危机,致使欧元区经济体遭受严重打击。世界各国为了防止通缩为症状的经济萎缩,纷纷采用货币宽松政策,大量印发钞票并借入大量廉价、低息的美元。去年底,美国在其实体经济刚有起色时,即采取加息政策,再将全球资本吸引入美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及推动科技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其他国家基本缺失还手之力,新兴经济体遭受的负面影响极其惨烈。
为了摆脱美国肆无忌惮毫不负责任地剪羊毛游戏摆布,去美元浪潮风起云涌,并大有成功之望。继几年前的伊朗推行去美元化之后,俄罗斯、法国和亚洲国家纷纷开始对美元的霸权地位发出挑战。乌克兰危机以来,面对西方的制裁,俄罗斯一直急于推进“去美元化”。2015年3月下旬,普京提出,俄罗斯可以效法中日,建立自己的国家支付结算系统,设法减少对西方的经济依赖。俄罗斯央行副行长乌留卡耶夫也曾表示,俄罗斯能源企业需要抛弃美元,“这些企业必须更勇敢的与贸易伙伴签订卢布结算合约。”2015年普京访华期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了本币结算协议,在去美元上迈出重要的一步。彭博称,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企业Gazprom还可能发行人民币债券。另有俄媒预计,中俄天然气交易也可能以卢布和人民币直接结算。 对美元发难的不只是俄国人。骄傲的法国人也开始挑战美元的霸权,威胁要弃用美元。因为不满美国对法国巴黎银行百亿美元的天价罚单,法国企业可能尽可能多地使用它国货币,这符合法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中国和欧洲间的贸易,我们可以用欧元和人民币,停止使用美元。 2014年底,新加坡宣布未来新加坡元可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加上中国与印尼、与澳大利亚及韩国签署换汇协议,显示亚洲正在去美元化。美国把美元当作经济战武器,用来来打击不愿向美国政府掌权派低头的国家。美国的强制性政策促使一些国家、特别是产油国寻求替代美元的方式。
在世界各国联合去石油美元的道路上,美国方面一直在研发新能源。全球市场对石油的依赖是促成石油美元延续至今的主要原因,然而一旦取代石油的新能源产生,并成为市场主打,那就会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当这种“新能源美元”得到循环,美国又能重获强势美元的地位。
早在奥巴马上台以后,美国政府实施“绿色新政”,将改变长期以来依靠石油美元的局面,果断地提出和推动低碳新能源战略。美国通过《气象法案》,这可能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实践,其影响和意义将是长远的和深刻的。
近日,据报道指出,美国一位32岁的科学家所创立的公司已经研发出了一项新技术,就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极为有用的东西。他们从源头上就开始收集二氧化碳,比如发电厂或者工厂,然后加水和电流,生成液体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比如乙二醇和乙醇酸。这些化学物质可能最终取代一些日常消费产品中的石油成分,如塑料瓶,地毯,防冻剂,甚至面霜。这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石油的依赖,同时降低一些产品的生产成本。
如果新能源可能是美国主导全球经济格局的又一有力武器,其思维逻辑应该是,将其最领先的新能源技术推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用技术换取美元来进口工业品,同时利用征收碳关税来弥补财政赤字,将“石油美元”需求减弱通过增加“新能源美元”来补偿,实现“新能源美元”循环,进而重建强势美元地位。
可见,面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出口国或将仍处于主动地位,,我们依然处于被动地位,大量出口廉价商品而获取的美元将不可避免地回流美国,另外试图通过人民币结算交易来取代美元也是一段漫长的道路,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格局还将持续一段时间。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
最近网络上,美元霸权陨落,人民币大有取而代之的声音不断,这反映了国人对国家的信心和自豪感,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美元的道路仍然很漫长,吾辈仍需努力,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作者聚金时刻关注国际重大事件新闻,汇聚国际消息分析国际重大消息事件对经济与大宗商品的影响,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笔者微信.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