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奇迹在外人看来是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分不开的,因此,GDP增速的下滑不但中国人关心,外国人也同样关心。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主管鲁吉·夏玛尔不久前在接受美国《环球邮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中国的两位数持续增长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不再是短跑选手,现在的中国是一个中年国家,增长速度也要作相应调整,需要的是持续深化的改革,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刺激。
夏玛尔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和国内主流经济学家相近,即都认为超过8%以上的增速不切实际。一方面中国的基数太大,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000美元,一方面要达到8%以上的增速,必然通过快速投资得以实现,而投资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近50%,再行大规模刺激必将产生大量重复建设和浪费。在其新作《经济突破型国家》中,夏玛尔指出,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国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虽然这不是中国的基础案例,但可能成为最糟糕的情况,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不可能再增长,对全球经济同样是个不可接受的后果。在研究中,夏玛尔发现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体制似乎并不起决定作用,在他研究的120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威权体制占一半,民主体系占一半,更重要的是领导层的质量。而每隔4-5年,中国便会出现改革振兴中国的经济。
在不少人眼中,制约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力量是消费,因为消费不旺似乎是中国经济的心结。不过在夏玛尔看来,过去十年中国的消费能保持在8%已经相当不错,即便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创造经济奇迹的时候消费也不曾超过8%。内需不旺更多的是和投资与进出口的两位数增长相比较而言的,随着工资的增长,8%的消费增长会越来越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居民收入的增长已经和GDP的增速持平,而在过去,这个数字是倒挂的。上海的GDP和北京一样只有7.2%,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689元,增速虽然垫底,只有8.6%,但也大大高于GDP,其他省份就自不待说了。
夏玛尔的观点有没有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观察角度,甚至不同的政治倾向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最近几天,水皮正在美国的西海岸旅行,差不多的线路2009年夏天也同样走过,时隔三年反差极大,印象深刻的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而是来自中国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巨大的客源。庞大的中国旅行团已经成为美国各大城市的奇特景观,前几年欧洲游的情景正在美国重演。据称美国使馆现在的拒签率极低,因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再不能放过中国的游客。”而通过旅游进入美国寻求非法移民的可能性也正失去合理的解释。蜂拥而至的中国团队让美国的旅游公司难以招架,饭店订不上,大巴订不上,甚至中国餐厅的位置都订不上。连导游都知道,这时候上美国投资酒店、大巴公司五年内不会有什么风险。贡献之二是疯狂的购物。在这些出国旅游的中国人看来,美国的什么东西都便宜,奢侈品更是如此。尽管那些著名的品牌都来自欧洲,但是和国内超高到离谱的消费税相比,美国的价格同样有吸引力。贡献之三是潜在的投资。金融危机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使房地产过剩,如果美国的房地产向中国人开放,如果中国人投资50万美元就可以换取美国的永久居留权,虽然不能打工,但是3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城市的居民来说并不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仅房产就不止这个数,那样的话,会有多少来自中国的投资者?美国又有多少套过剩的房产?美国的议员们并不都是吃素的,一旦类似的议案通过,美国的GDP会被拉动多少谁能说得清楚?
中国人是没有消费能力吗?
不是。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落后吗?
也不是。
那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跑到国外去消费呢?
因为国内的消费环境太差了,消费税那么高,是个人就会比,比就不平衡,不平衡就会找平衡,找平衡就找到美国,或者欧洲,或者日本,去拉动别国的GDP。
中国是不是短跑选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跑中长跑的能耐。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