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道: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节选77
系统之路---贪婪与恐惧
不贪婪、不恐惧,我们真的能够做到吗?“不恐惧”就会让我们对所有危机勇往直前,是否就注定我们早晚会被市场扫地出门呢?错误难道真的不在于自身“或战或逃反应”的尺度并不客观,而只是在于恐惧的问题吗?我们来到股市都是抱着获利的动机,并且使用我们当时并不需要的初始资金。如果我们真的做到绝对的不贪婪,那么我们就早已成佛,还来股市干什么呢?要知道交易利润并非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进入股市的动机就完全来自于贪婪。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不在顺境中积攒足够的利润,那么我们又如何应对交易中必然会出现的逆境呢?
按照“鸵鸟现象”的说法,对于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他、合理控制他。无论是本能还是动机,都决定了我们永远无法消除贪婪与恐惧的心理现象,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接受他、并且客观的量化他(将其固定在一定的尺度上)呢?
巴菲特说:“在市场贪婪的时候要恐惧,在市场恐惧的时候要贪婪”。由此可见,并非贪婪与恐惧的错误,而是人们在最不恰当的时候出现这两种心理现象。如果说,某交易者当亏损超过50%以上时才会出现恐惧,那么他的恐惧尺度绝对有问题!既然我们永远无法消除恐惧、甚至恐惧根本就不应该被消除,那么就客观的量化恐惧吧。事实上,止损行为就是一种恐惧的表现。他在潜在的风险面前,选择了逃跑。孙子说过善败者不亡,那么勇往直前的匹夫灭亡只是早晚的事情。
按照“树形原理”的说法,同样的原因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或者说,没有出现亏损的交易不等于不可能出现亏损。我觉得交易者应该放弃“不劳而获”的幻觉,从而树立一种成本观念。如果你从来都不会亏损,那么捕捉多小的利润都是可以接受的。交易获利的关键就是,在顺境中赚取足够逆境中亏损的金钱。即使从事后来看,你的某笔交易是获利的。那么站在事先的角度来说,你这笔交易也是可能出现亏损的。在我看来,你顺、就是顺!根本没有必要限制自己的好运气。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在收获的秋季放弃准备过冬的食物,而又在冰天雪地的严冬出外捕猎。我的意思是,贪婪并不是罪过,更不应该成为亏损的替罪羔羊!
这样一来,对贪婪恐惧的控制就自然形成一种趋势跟踪系统。如果承认任何交易方法都是基于概率上的产物,并且任何方法都是可能产生亏损的。那么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不要继续在混乱中寻找并不存在的完美与确定,而要给自己的交易方法找一个固定的“家”。交易是一门“舍”的艺术,我们总要舍弃一些什么。我之所以在交易系统章节的开头说这些,是希望大家能够接受一些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回避的成本,从而将自己的交易方法固定下来。这时一个可量化的交易系统就出现了。
观点与操作:
1.关注两大先行指标:股语讲,跌时看领跌,涨时看领涨,意思就是最开始跌的群体止跌企稳,则大盘离见底就不远了。从板块轮动角度讲,这个观点是正确并且有效的。这次2270以来的调整,率先向下的权重是地产股,这一点前期博文我们讲过很多次了,也就是说地产股尤其是招保万金这四个地产龙头股是空头先锋,观察他们的K先走势,我们发现都已经回到了对应上证指数2000点一线的价格,也就是说地产龙头股普遍跑输大盘200多点,这样的情况历史上出现的并不是太多,印象中2011年下半年出现过,后面什么走势我想大家都清楚。从空间看,几个地产龙头股都不应该再继续大幅下跌了,否则对应1849点的股价保不住,释放的信号就不妙了,尽管我们认为大盘跌破1849概率极小。简单说:投资者应注意观察地产几个龙头股的走势,他们出现企稳信号,则说明做空权重的最大力量出现衰竭;
第二个先行指标是浦发和民生银行。这是两个前期走势最为强劲的银行股,也是银行股中弹性较大的品种。实际上四大行我们并不担心其走势,极小的波动率和汇金增持的背书已经决定了他们不会成为做空主流。浦发由于前期受到上海自贸区和优先股两个利好刺激影响,绝对涨幅超过30%,积累的获利盘较为丰厚,而民生银行则从去年年底开始就是银行股龙头,并创出历史新高,具有标杆作用。
至于短期大盘,昨天博文说的很清楚,暂时没有什么新观点。多说一句的是如果没有足够盯盘时间,短线盘也可以休息,前期热点已经出现明显退潮迹象,强势股不宜再介入;
2.周三关注: 支撑位:2180点 压力位:2230点
3.资金流向:超赢数据显示今日两市资金净流出139.61亿;仅有机械板块资金净流入;教育传媒,计算机,医药板块资金净流出居前。
4.有板有眼:
**博弈方向:短线轻仓参与;未放量创2270新高之前场外中线盘应以观望为主;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