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股市进入恐怖时刻
高盛、德意志对黄金目标价格的下调以及塞浦路斯抛售黄金等消息,导致了金银价格出现了暴跌的走势。根据数据显示,经过了连续性的暴跌,纽约金价以及白银价格已经出现了超过10%的跌幅。同时,由于受到国内一季度经济数据差于预期的影响,大宗商品价格也出现了全线大跌的走势。回归A股市场,有色金属、煤炭等价格指数的持续下挫也反映出全球价格的联动性。
虽说A股市场自2444.8高点回落至今已经有超过10%的跌幅,但是按照一般的见底规律,市场必须经历一段缩量下跌、创出地量、加速下挫的过程。而当前的股市正处于第三个阶段的初期,也就是说需要提防股市进入最后的恐怖时刻。
当前的A股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在国外,金银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弱,拖累国内有色金属、煤炭等板块的持续下挫,进而促使A股出现疲弱的走势。另外,欧美股市也开始进入高位滞涨的走势,昨夜美股盘中的大幅下挫也加剧了A股的调整压力。在国内,IPO重启预期愈发强烈,而管理层加大力度进行政策调控也对股市造成很大的影响。值得一提的是,年初管理层已经定调了全年货币政策趋紧的趋势,而随着一季度M2的过快增长,未来几个月也必将回归常态,货币趋紧的状态更加明显。
在下跌行情中,放大利空缩小利多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共识。近一段时期以来,随着股市的迅速回落,利空消息也陆续地出现。其中,市场谈论最多的是IPO重启的问题。
近期,权威媒体连续发文大谈IPO的问题,而这一举措也被市场理解为IPO重启的前奏。虽说管理层再次强调IPO重启依然没有时间表,但是IPO重启的呼声却持续增大,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值得一提的是,虽说IPO对市场产生潜在的冲击力,但是近期持续飙升的再融资规模却让投资者感到措手不及。
根据数据统计,今年前4个月市场再融资规模已经突破了2500亿元。然而,就在两个月前,机构统计的数据仅为1073亿元。也就是说,在短期内,市场再融资规模却出现了翻番的状况。可以想象,一边是再融资估算约500家中小企业的IPO融资规模,另一边是待IPO排队企业约700家的融资规模,两者相加高达数千亿的待融资数额,对市场可谓是一大重压!面对潜在的巨额融资量,股市还能承受得住吗?管理层看着弱不禁风的市场,就可以视而不见吗?
笔者郭施亮认为,加速抽血的传闻其实就是一场阴谋!首先,IPO不大可能于近期重启。自3月31日,企业自查基本告一段落,约三成企业选择中止或撤销申请。而从待排队IPO的企业数量来看,已经从原来的882家下降至近期的726家。然而,这一下降速度仍然属于高估的状态。个人预计,当待IPO排队企业下降至400家以下的水平时,才满足管理层重启IPO的条件;其次,近期股市持续走弱,IPO等敏感消息的频繁传出,利益机构的做空计划更加暴露无遗。另外,部分企业为了满足自身IPO融资的需要,不惜一切代价公开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也对市场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不过,上述的行为代表着一部分机构团体的利益,存在着一些不可告人的阴谋;再者,新任管理层上台后不会轻易推出敏感性过强的措施,否则就会降低自身的威信,更加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哪怕他们是代表着某一方的利益,但是在这一个敏感的时点,谁敢冒险留下一个千古罪人的罪名?因此,当前仍然不属于IPO重启的最佳时机,最早的恢复时点也需要等到6月份。
长期的重融资轻回报现象已经成为中国股市的主要弊病。有人感慨,全球股市走牛,唯独A股出现逆向的走势,真怪自己生长错了地方。也有人提出了质疑,作为全球第二大的经济体,股市还是如此熊样,过去的经济增速的确存在着太多的水分。不可否认,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无论成熟市场还是不成熟的市场,股市的先行性作用还是存在的。尽管国内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呈现出年均9.2%的经济增速,但是在缺乏监管、过度重视融资、市场机制不合理等大背景下,股市也很难成为还富于民的工具。
对于近期的股市,笔者郭施亮认为投资者需要提防股市进入最后的恐怖时刻。因为,当内外利空因素共同作用的时候,也正是市场利空消耗最彻底的时点,也是我们常说的黎明前的黑暗。当然,这一个过程也是非常痛苦的。针对最终的底部区域,笔者郭施亮倾向于1949至2444区域的0.618上下20点的位置,也就是2120---2160点之间。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