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为何频现尾盘突袭?
近期,中国石油在二级市场的走势颇显怪异。从7.08元低点启动以来,股价仅仅经历了几个交易日就上涨超过1元。截至7月3日,中国石油(601857)报收8.02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17%。
纵观中国石油近一周的表现,其股价频繁出现尾盘突袭的走势。6月28日,中国石油在最后半小时的交易时间内,股价突然拉升4%,收盘报涨3.4%。7月2日,中国石油早盘的表现平平,却在午后发力上攻,收盘上涨2.08%。7月3日,中国石油再度上演尾盘突袭的走势,股价在最后半小时内拉升2%,收盘上涨2.17%。针对近期中国石油的异动走势,究竟该如何解读呢?
若以上述数据为基础,加上对应的指数表现,我们又会有新的看点。以6月28的同期指数走势分析,当时沪指受到中国石油尾盘拉涨的刺激,也出现了大幅走高的局面,收盘报收在1979点,上涨达到1.5%。再以7月2日的同期指数走势分析,早盘指数颇显疲软,午后开始随中石油发力上攻,成功收复2000点关口,收报2005点。又以本周四的同期指数走势为例,虽说全天股指呈现出低开低走的格局,但是尾盘中石油的发力上涨也促使指数出现了探底回稳的走势。通过上述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近期市场基本围绕2000点上下区域震荡整理,而中国石油的尾盘突袭更可能在于护盘的原因。值得一提的是,自上周以来,盘中上亿股的超级大单时常出现在这些超级大盘股身上。以上周五为例,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超级权重股在盘中均出现了上亿股的超级大单,且同时集中于某一个区间价格,由此可以分析,大资金欲通过这类超级权重股来维系整个市场的稳定性。当然,也存在部分机构逢低建仓的可能性。毕竟当前沪市的动态市盈率仅为8.7倍,且指数已经在2000点下方运行,市场的估值优势凸显。
笔者郭施亮认为,近期中国石油的持续性走强,除了大资金护盘的因素外,还存在一些被市场忽略的原因,其一是股价经历长期的深幅调整,超跌反弹动力被激发。自2007年11月上市以来,中国石油股价的运行重心就呈现出长期下移的态势。股价从48.6元高点调整至近期最低的7.08元,累计跌幅已经超过85%。同时,由于股价的大幅缩水,对应的PE值也大幅下降。根据统计,当前中国石油的静态PE为12.7倍,动态PE为10.2倍。相比国外成熟资本市场14倍的石油行业平均PE值,当前中国石油的估值优势凸显;其二是大行上调中国石油的H股目标价,且有传闻称中石油的母公司集团可能入股哈萨克最大油田。对比以往中国石油的反弹走势,本次上涨却有多重利好因素的刺激。从中国石油的H股表现分析,近期股价呈现出强势上涨的格局,累计升幅也较佳。AH股的联动上涨也反映出中国石油的反弹性质有望发生变化;其三是7月初或将上调天然气价格,将对石油企业的经营情况形成较大的支撑作用。自今年3月下旬的新油价机制改革以来,油价的调价周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前制约石油行业利润增长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油价调价的滞后问题。如今,新机制不仅缩短了22个工作日的调价周期,而且还取消了4%的调价空间,因此未来的油价将会更接近国际市场的价格。
尽管近期中国石油的表现抢眼,但是也难掩股价缩水超八成的悲惨命运。号称国内最赚钱的企业,过去五年的二级市场表现却是如此凄凉,不禁让人感到感慨。但是,笔者郭施亮认为,中国石油的长期走熊并非没有原因,而下述提及的问题正是反映出当前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
第一、中国石油在大陆的发行价格与海外的发行价格有着巨大的差异性。根据资料显示,2000年4月中国石油完成了全球公开发售的程序,以每股1.28港元的价格一共发行了175.82亿股H股,累计募集的资金净额为203亿元。而在2007年10月,中国石油在大陆发行股票,当时以每股16.7元的价格发行40亿A股,累计募集的资金达到662亿元。由此看来,A股的发行价就比H股的发行价高出10余倍。2007年11月5日,中国石油上市价格高达48.6元,该价格更是比1.28港元的H股发行价格高于近40倍!虽说当时中国石油在A股的发行价格主要是以近三个月的H股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但是在参考的三个月间,中国石油的H股价格明显受到投机资金的炒作,股价已经远离了合理的价值投资区域。
第二、不同市场享受着不同的分红待遇。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和2012年中国石油的每股分红分别为0.33元和0.28元,对应的股息率约为3.3%和2.8%。相比当前3%的一年定期利率而言,中国石油的年均股息率还略高于该利率水平。然而,由于长期的差价损失影响,3%上下的股息率根本无法弥补国内投资者的亏损。对比海外市场,中国石油的分红却显得非常慷慨。中国石油在美国上市的融资不到30亿元,而上市多年的累计分红竟然高达119亿美元,且基本保持每年两次的分红。可见,中国石油在海外市场必定是颇受赞扬。相反,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中国石油却成为投资者回避的品种。
第三、大型国企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严重以及权力寻租等因素的影响。近年以来国内大型油企经常以炼油板块亏损为由要求社会为其提供长期性的补贴。然而,当属油企的主要经营板块却一直处于高利润的水平。而炼油板块属于大型油企的细分板块,对企业整体的利润影响其实不大。由于大型国企对社会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而社会又纵容着这些企业的惰性,因此国企长期的经营弊病就会显露无疑。另外,由于存在权力寻租等因素,企业的生产效率自然难以提振,而这类企业又占着最优质的资源,以挤压民营企业来实现垄断生存,所以还会造成竞争有效性失灵的局面。随着国内对打破垄断的力度增强,以中国石油为主的大型国企也将会受到影响。
中国石油作为一家知名度很高的企业为何在中国资本市场却受到如此的冷落?笔者郭施亮认为,关键的问题就在于中国的资本市场没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监督措施。正因为如此,才会导致利益团体的肆意妄为,而利益输送现象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已逐渐成为常态。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