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关键点位将行情带入分水岭
声明:本文归玉名博客所有,各位如果要是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相关链接,转载于本博客,感谢各位的支持
指数在周一早盘就确立了强势,随着量能堆积,指数实现了三连阳,点位方面也再度回归到了前期的反弹分水岭2190点一线的上方,这是行情的第一关键点位,之前市场每次突破这里之后都产生了行情节奏和热点方面的改变,本次也是类似,热点发生了二次转型,政策和消息型成为主要热点,但由于仅仅是预期政策,而非实际上带来业绩上的重大改变,题材式炒作的特点是有时限性的,所以行情本身的变数还是在增加。尤其是从指数异动角度来看,玉名之前也介绍在第一根中阳线时提到了分级杠杆基金品种的使用,那么随着周二到来,马上就要结束3天操作期,那么短线资金杠杆率的使用也会导致一个极端值出现,而股指期货持仓继续大幅攀升,这无疑也是带来多空分歧的增加,所以连涨过后行情本身的压力也在逐步增加,这是需要股民明确的。
将6.25日以来的沪指划分一条上升趋势线,即将6.25日1849点、7.30日1965点、8.23日2029点、9.27日2149点等低点连线,其恰好在2190点一线,也就是说在这里之上就保持了上升通道,一旦跌破这里就已经意味着行情弱势。指数在跌破这里近3周之后重新收复,玉名认为这会带来行情的两个变化,第一是行情有望延续之前反弹的通道来完成行情,这意味着行情的量能消耗水平还将进一步提高,沪指要保持在1200亿元之上,在年末效应之下,这样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第二是确立新一波的行情,即由2078点构筑新的反弹模式,而三连阳的模式意味着指数持续逼空,而从热点类型来看,从超跌转向政策扶植之后,政策要素会很快地随着时间而消化,所以反弹动能势必出现逐步降低的过程,同期股指期货持仓也在激增,多空分歧并未降低,这与之前缩量是非常大的区别,缩量之后形成的是多空对点位的认可,行情运行平稳,但如今实际上是一个逐步积聚风险的过程,短期股民依然不能掉以轻心。
从成交角度来看,指自年内高点的2444点下跌以来,在3、4、5月份的2180~2300点区域积累大量套牢盘,包括大盘自今年2月18日至6月18日形成了一个大规模的弱势震荡平台,此后指数则选择向下突破。不考虑三季度市场对此区间短期收复后的跌回要素的话,仅今年2月18日至6月18日,沪市区间总成交额为7.01万亿元,即目前沪综指在2180点上方面临着7万亿元的套牢盘。玉名认为尽管最近两天沪深两市有量能上的快速增长,成交保持短期活跃,但这仅仅是局部的走势,如果后期没有场外资金驰援,如此巨大的上方压力仍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化解,毕竟年底的结算压力还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指数回到了2190点一线,可以说是技术上的修复是好事,但同期也需要股民思考更多。
从热点角度来看,小的局部方面,券商板块周五活跃之后,在周一也出现了分化,保险股和银行股接替了券商股的活跃,也就是说金融板块内部分化也很快。而大的方面,本波行情启动是源于华谊兄弟、上海钢联等前期大牛股的重新启动,造成了中小盘股和一批超跌股的活跃,但随后我们发现主力资金目前显露出来的还是且战且退,即便是11.15中阳中,个股龙虎榜上的29家机构席位还是进行了总计约1.01亿元的净减持,而统计数据更是显示,本月以来机构席位的交易总规模虽已达到47.55亿元,但买入金额不足15.6亿元。很显然对于这样爆炒过的品种,主力资金在四季度还是选择兑现利润为主,而且我们看到随后市场的确是出现了明显的转型,受益三中全会决定的热点诸如军工、机械、农业、医疗等成为主要热点,而这些板块恰恰是我在上周六博文《解读“三中决定”中的股市机会》中介绍的,其主要活跃要素依然还是四季度特征中的“政策与超跌”两大主题。所以从热点角度来说,指数还是运行于四季度防御型的行情之中,主力既不会涨太高,也不会跌太深,要满足资金年底保护业绩、排名压力和结算等多重要求,因此策略方面,股民对此也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局部做个波段赚点利润即可,切不可过分盲目恋战,毕竟政策和消息要素刺激的行情本身运行周期也是相对有限的。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