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端午节前后大盘指数大幅下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您认为本次下跌会持续多久?本次大幅下跌后,短线将会引起的技术反弹可能发生在哪里?是否值得参与?创业板是否还有继续冲高的机会?如何看待股指期货对于A股的参考的意义?本期访谈我们请到中金在线著名博主郭施亮老师来为大家解读股市。
嘉宾简介:郭施亮,中金在线名博主。《京华时报》特约理财规划师和特约评论员。《中证内参》等杂志特约撰稿人。更多访谈点击
中金访谈:欢迎郭老师来到中金访谈做客,老师您好!
郭施亮:主持人好,中金在线的网友们大家好!
中金访谈:端午节前后大盘指数大幅下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您认为本次下跌会持续多久?
郭施亮:个人认为存在以下的原因。
第一、纵观全球股市,六月份的整体表现也是不如人意。以日股为例,近期出现了持续性的暴跌行情,自高点下跌以来累计最大跌幅达到20%!而作为头号资本市场的美股,近期的表现也略显疲弱。究其原因,在于美国可能于稍后时间宣布退出QE政策,这种退出预期也成为了全球股市疲弱的主要原因。但是,如果单纯认为外围的因素是近期股市暴跌的根本原因,那么前期外围股市的整体走强,而A股却停滞不前又该如何解释呢?当然,外围因素是A股走弱的一个外部性因素。
第二、市场的整体环境。近期市场关注最多的是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意见稿,而随着意见稿的出炉,市场又开始增加IPO提前重启的担忧情绪,从而导致股市的恐慌性抛盘。如果深入分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部分方案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现象。更有甚者,还会增加市场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利空股市。今年以来,关于IPO重启的话题不断传出,从3月份至今,累计不少于五次的重启言论。股市走强,不光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还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的配合。
第三、市场资金面的变化情况。近月以来,市场的资金面颇显紧张。以隔夜利率为例,近期的利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也预示着资金面紧张的趋势基本确立。另外,热钱的大规模撤离也是导致资金面紧张的关键性因素。有数据统计,在6月5日的一周时间内,约50亿美元的资金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撤出,且从中国股票基金中撤出的资金量达到了2008年第三周以来的新高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年初管理层提出了今年全年的M2增速目标值为13%。而从今年前几个月的M2增速水平分析,基本呈现出15%上下的M2增速水平,较管理层预定的13%目标值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也暗示了下半年管理层将会进一步紧缩货币,以达到目标任务。可见,资金面趋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
A股经历了短期的杀跌走势后,短期也面临着“钻石底”的支撑。从国内各大指数的走势情况分析,未来可能会继续呈现出分化的走势,即主板市场仍将呈现出低位震荡的格局,而创业板中小板指数则继续延续强势。如果从上述提到的必备见底条件来看,短期股市见底的迹象仍待观察,但是目前的运行区域基本处于年内的底部区域,待指数在底部震荡后再作出方向性的选择。
中金访谈:本次大幅下跌后,短线将会引起的技术反弹可能发生在哪里?是否值得参与?
郭施亮:个人认为大盘在2132附近会展开一轮振幅走势,期间也会触发小波段反弹。因为2132属于钻石底,且该区间属于去年大部分时间的震荡区间,因此该位置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不过个人认为,短期投资者在2100附近位置可以适当参与,反弹,不过需要注意快进快出。对于中长期的投资者也可以在2100下方位置,采取长期布局的策略。毕竟当前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很低,部分上市公司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且存在部分优质品种跌破净资产的现象,投资者可以高度关注。
中金访谈:创业板指数周四收出长下引线,走势也强于沪深主板。是否意味着创业板还有继续冲高的机会?您怎么看其中的机会和风险?
郭施亮:从今天创业板的整体表现来看,明显强于主板市场的走势。值得一提的是,本月以来,主板市场的累计跌幅均超过6%,而创业板累计跌幅不足1%,说明当我创业板的强势依在,后市仍然存在继续冲高的机会。
前期管理层一直强调价值投资,并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价值型的优质上市公司。然而,创业板近似疯狂的走势却让市场感到可笑。一边是管理层苦口婆心的劝导投资,另一边却是投机氛围的不断升级。不过,从近几年市场的整体表现分析,以价值型为主的优质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相对平稳,更有部分上市公司出现了弱于指数同期走势的表现。相反,以概念性炒作的中小市值品种却接连出现了不少的暴利机会。在国内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中,一旦市场出现一种暴利性的机会,则更多的投资者都会容易摒弃原有的投资思路,纷纷追涨概念性的品种。就连具备长期稳定性的机构也耐不住寂寞,也会适度参与部分具有较强投机性的中小市值品种。资金的疯狂涌进,配合中小市值股票具备流通市值小、成长性较好、股性活跃等优点,因此也会成为市场经常炒作的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开始出现明显的分化走势。以今年的数据为例,创业板市场累计最大涨幅已经超过50%。而主板市场今年以来的表现却相当疲弱,目前的点位也几乎跟年初开盘时的点位相当。指数表现的严重分化也说明了市场的追逐心态的变异。而随着市场整体容量的大幅扩张,以往齐涨齐跌的走势如今已经不复存在。以目前而言,当前支撑市场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于存量资金以及部分的增量性资金。然而,由于主板市场流通市值过大,大部分超级权重品种需要依靠巨额的资金才得以推动,所以也让不少资金知难而退。相反,创业板和中小板市场整体流通市值占比率较低,普遍企业具备较好的成长性,因此也成为资金热捧的对象。可见,在相对有限的资金面下,市场资金更愿意追逐容易拉涨的中小市值品种,这也是今年以来指数分化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金访谈:相比沪深指数,股指期货更是收出九连阴。您如何看待股指期货对于A股的参考的意义?
郭施亮:股指期货收出了罕见的九连阴走势,走势更逊于沪深指数。我们从对应的标的指数沪深300指数分析,近期热点权重品种成为拖累指数下行的主要品种。以银行、券商为主的超级权重股短期迅速的下跌,因其占比权数很大,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必须关注股指期货的标的物,这样才能更好地作出方向性的抉择。
中金访谈:IPO近期以来一直是A股市场的顾虑,前不久,肖钢还针对IPO发布了新的发行改革方案。您对IPO现状持什么看法?
郭施亮:IPO当属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而IPO何时重启以及新股发行体制如何改革也成为了市场争论的焦点。从近几天公布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来看,也存在着几个值得思考的看点。
第一、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大股东都将要不同程度地承担发行后的连带责任。根据资料显示,如果在之前的公告中没有明确提示,且发行人上市首个年度的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的,相关保荐机构的所有IPO申请或许会遭到全部冻结。此举当属改革意见稿中的最大亮点之一,按照以往保荐机构的历史记录,约超过2/3的机构或将会面临着立案调查和冻结的威胁。因此,该改革措施力度之大出乎市场预期,且这一方案将会对保荐机构形成极大的压力。
第二、将大幅提高机构的配售比例。在意见稿中,拟将发行股本在4亿元以下的IPO网下配售的比例提高至60%,而发行股本在4亿元以上的机构配售比例将提高至70%。对比过往较低的配售比例,此举也将大幅增加新股的供给量,利于新股发行价格的合理平稳。
第三、关于股价破净后的补救问题。在意见稿中,拟让上市五年内破净的上市公司采取自行救助的策略。从以往的经验分析,发行人应该以回购股份、大股东以增持股份来实现自救。从近年的具体案例来看,宝钢的回购方案、产业资本的持续增持等现象也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有利于股价的迅速回暖。
第四、申报稿披露时间将会得以延长,预披露资料需要动态更新。在意见稿中,强调申报稿的披露时间将会进一步延长,此举有利于减少企业造假违规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质量水平。另外,对于申请资料出现问题的企业,管理层会对相应的保荐机构代表人采取惩罚性的措施,拟强化监管的力度。
第五、严控减持价格,规定时间内不得低于发行价。根据意见稿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在上市后6个月内,公司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均低于发行价等现象,将会延长公司股票的锁定期限。此举有利于淡化大股东减持套现的短期效应,利于企业的长远性发展。
虽然该方案比较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但是从细致分析,却会感到改革似乎越走越远。
以发行价格由发行人与承销的证券公司自行协商确定这一个看点分析,此举虽然有利于市场自主定价的运行模式,但是由于该方案取消了原有对定价高于行业平均市盈率25%需要履行相关事项的规定,因此将会非常强调市场的信息披露功能。可惜,在当前缺乏监管、信息披露不及时的市场环境下,该措施或将进一步强化利益输送的运作模式。
又以新股发行时点由发行人自主选择,且放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核准文件的有效期至12个月这一个看点分析,此举意在放权,也预示着进一步扩展市场化的节奏。值得一提的是,自2001年沿用至今的审核制也将于未来的时间内逐步被注册制取代,这将说明行政干预或许逐渐退出资本市场,新股发行等相关事项将由市场自身进行抉择。退出审核制,推出注册制意味着企业上市门槛将会进一步降低,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将可能集中打包上市,将对股市形成短期性的冲击。特别在当下极为疲弱的股票市场环境下,注册制的实行无疑是短期股市的重磅利空。
再以网下发行的新股,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投资者进行配售这一个看点进行分析,此举虽说将向社保会机构投资者进行倾斜性配售,将有利于股市的长远性发展。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却存在定向性利益输送的嫌疑。如果改革的内容牵涉到利益团体的根本性利益,或者执行机构只是草率了事,那么改革方案无论有多么完美,也只会是一场空谈,新股改革也会注定失败。
网友提问:
中金在线网友:本次证监会公布的新股发行意见有何亮点?是否触动了新股发行本质问题?
郭施亮:亮点如下:第一、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大股东都将要不同程度地承担发行后的连带责任;第二、将大幅提高机构的配售比例;第三、关于股价破净后的补救问题;第四、申报稿披露时间将会得以延长,预披露资料需要动态更新;第五、严控减持价格,规定时间内不得低于发行价。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方案几乎每隔三年就会有一次更新,且每次的改革内容都会针对当时的体制弊病作出合理的调整。遗憾的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似乎越改越不合理,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却没有得到有效地保障。笔者郭施亮认为,肖氏新政的五大改革措施虽然条条严厉,且力度较猛,但是深入剖析又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不易发现的弊病。
首先,该改革方案属于意见稿,仍然不能够最终审定。虽说意见稿是经过多方的协商讨论才得以颁布,但是由于中间涉及太多的利益链条,计划实施起来也许会面临着强大的阻力,因此改革定稿也许还需要长时间的探讨。
接着,由于该改革措施力度较猛,对保荐机构、保代等相关团体会构成极大的压力。同时,由于条款规则复杂,执行起来也许不大容易。于是,执行力度能否具备有效性的确值得怀疑。
再者,翻看历史多次的体制改革方案,对中小股民的话语权始终没有过多的强调。本次改革意见稿中,虽说条款规定严厉,对相关责任人起到很大的震慑作用,但是最为关键的是,中小股民的合法权益依然没有得到较多的保护。
最后,细看意见稿的具体条款,尽管规则较苛刻,但是对相关责任机构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依然不够猛,这样也很难起到实质性的震慑效果。
综上所述,改革虽然有所涉及根本性的问题,但是由于当前国内的监管机会以及执行效率不强,以及牵涉的利益链条太多,因此,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期间受到的干扰也是很大的,改革或许会以畸形发展的趋势运行。
中金在线网友:主导这次下跌的权重股,像银行、地产的下跌,是否真如市场所说,将会引来“国家队入场”或者是“汇金救市”?
郭施亮:估值优势会引来大资金的抄底,但是也得区别市场的大环境。近期市场关注最多的是新股发行体制的改革意见稿,而随着意见稿的出炉,市场又开始增加IPO提前重启的担忧情绪,从而导致股市的恐慌性抛盘。如果深入分析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稿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其部分方案存在着“换汤不换药”的现象。更有甚者,还会增加市场不确定的因素,从而利空股市。今年以来,关于IPO重启的话题不断传出,从3月份至今,累计不少于五次的重启言论。股市走强,不光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还需要稳定的内部环境的配合。
另外,近月以来,市场的资金面颇显紧张。以隔夜利率为例,近期的利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也预示着资金面紧张的趋势基本确立。另外,热钱的大规模撤离也是导致资金面紧张的关键性因素。有数据统计,在6月5日的一周时间内,约50亿美元的资金从新兴市场股票基金中撤出,且从中国股票基金中撤出的资金量达到了2008年第三周以来的新高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年初管理层提出了今年全年的M2增速目标值为13%。而从今年前几个月的M2增速水平分析,基本呈现出15%上下的M2增速水平,较管理层预定的13%目标值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也暗示了下半年管理层将会进一步紧缩货币,以达到目标任务。可见,资金面趋紧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
因此,本轮迅速的下跌不排除有部分资金有抄底的动作,但是大资金的抄底并不会像散户那样一次性完成建仓,而是通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建仓布局的过程。
中金在线网友:在您看来,哪些股可以在这次下跌中产生买入的机会?
郭施亮:1、下半年经济环境不明朗,非周期类的品种可以值得逢低关注,如医药、食品等。2、近期暴跌的前期强势概念品种。经历了本轮快速的杀跌走势,强势品种以短时间的速度完成调整,由于这类品种前期主力介入程度较深,因此存在主力自救的可能性。3、具有低估值、稳定成长性以及跌破净资产的优质品种。这类品种适合中长期投资者进行逢低建仓布局。
中金访谈:好的。非常感谢郭施亮老师的精彩分析。这期的名家访谈到这儿就结束了,感谢广大股民朋友的关注。也欢迎您继续关注名家访谈的其他话题。祝大家周末愉快!中金访谈,关注您所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温馨提示: 近期发现个别投资者私下汇款给博主,引发纠纷。在此中金在线提醒网友们提高风险意识,请通过正规渠道消费,确保财产安全。客服咨询电话:4008888366。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